久别离
[明代]:陈瑚
久别离,别离不见成伤悲。雒溪采葛女,远寄日南絺。
缭绕千百尺,一尺一相思。精诚感天天不违,韩凭之妻化为连理枝。
其上有鸟啼雄雌。人亦有言,山高水深。山亦不高,水亦不深。
自古至今,高深者心。天地有穷时,此心无终极。一年复一年,一日复一日。
一日复一日,花落又花开。川流何时回,人去何时来。
狐之无知,尚死首丘。龙之矫矫,终复其仇。舜巡苍梧,崩于何所?
二女有泪,滴成湘浦。不见所思,如此其苦。所思不见,不如不思。
今日白发,昨日青丝。中心之灰谁知之。
久别離,别離不見成傷悲。雒溪采葛女,遠寄日南絺。
缭繞千百尺,一尺一相思。精誠感天天不違,韓憑之妻化為連理枝。
其上有鳥啼雄雌。人亦有言,山高水深。山亦不高,水亦不深。
自古至今,高深者心。天地有窮時,此心無終極。一年複一年,一日複一日。
一日複一日,花落又花開。川流何時回,人去何時來。
狐之無知,尚死首丘。龍之矯矯,終複其仇。舜巡蒼梧,崩于何所?
二女有淚,滴成湘浦。不見所思,如此其苦。所思不見,不如不思。
今日白發,昨日青絲。中心之灰誰知之。
唐代·陈瑚的简介
陈瑚(1613—1675)明末清初学者,与同里陆世仪、江士韶、盛敬齐名,被人合称为“太仓四先生”。字言夏,号确庵、无闷道人、七十二潭渔父,尝居江苏太仓小北门外。崇祯十六年(1643)举人。其父邃于经学,家教有法。陈瑚少时与陆世仪等交,论学相辩驳,贯通五经,务为实学。又善横槊、舞剑、弯弓、注矢,其击刺妙天下。清圣祖康熙十四年卒,年六十二岁。其墓葬在直塘镇北二十九都使字圩。卒后门人私谥其为“安道先生”。在光绪年间,邑人曾出资在太仓南门大街西首,建立四先生祠,春秋致祭,以示敬仰。《清史》有传。
...〔
► 陈瑚的诗(49篇) 〕
清代:
陈世济
韶光庾岭转青阳,忽讶君来共此乡。看到瑶华须发冷,吟残玉屑齿牙香。
雨中春树谁先发,雪后园林独未荒。听得漏声花外尽,一帘清影正飞霜。
韶光庾嶺轉青陽,忽訝君來共此鄉。看到瑤華須發冷,吟殘玉屑齒牙香。
雨中春樹誰先發,雪後園林獨未荒。聽得漏聲花外盡,一簾清影正飛霜。
清代:
陈恭尹
操存不改旧书生,几载官衙饭菜羹。小郭自临三水上,十州同识独清名。
俸钱每用填民歉,坐舫时因送客行。我从能言言不尽,口碑先已到神京。
操存不改舊書生,幾載官衙飯菜羹。小郭自臨三水上,十州同識獨清名。
俸錢每用填民歉,坐舫時因送客行。我從能言言不盡,口碑先已到神京。
清代:
张廷玉
溪流曲曲绕柴门,石作屏风树作垣。每与野人临水坐,梅花香里话君恩。
溪流曲曲繞柴門,石作屏風樹作垣。每與野人臨水坐,梅花香裡話君恩。
明代:
顾璘
古台开士说金经,传道天花落紫冥。广舌不来尘海变,春风唯见草青青。
古台開士說金經,傳道天花落紫冥。廣舌不來塵海變,春風唯見草青青。
宋代:
葛胜仲
黑头自致已三旌,暂寄江湖适性情。五总龟游钦学富,九皋鹤立见神清。
西雍宁累飞章荐,东閤频蒙倒屣迎。方幸台躔照苕霅,以兹投劾未能轻。
黑頭自緻已三旌,暫寄江湖适性情。五總龜遊欽學富,九臯鶴立見神清。
西雍甯累飛章薦,東閤頻蒙倒屣迎。方幸台躔照苕霅,以茲投劾未能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