铩羽暴鳞的成语故事


铩羽暴鳞

拼音shā yǔ bào lín

基本解释飞鸟羽毛脱落,养鱼之水已干涸。用以比喻不得志,处境极为困难。

出处南朝·宋·鲍照《侍郎上疏》:“铩羽暴鳞,复见翻跃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铩羽暴鳞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铩羽暴鳞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李代桃僵 南宋 郭茂倩《乐府诗集 鸡鸣》:“桃在露井上,李树在桃旁,虫来啮桃根,李树代桃僵。树木身相代,兄弟还相忘!”
乐道安命 南朝·宋·鲍照《园葵赋》:“荡然任心,乐道安命。”
识文断字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8回:“当着人家识文断字的人儿呢?别抡荤,看人家笑话。”
满满当当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23回:“原来银包不大,止那七两多银子已是包得满满当当的了,那里又包得这十两银子去?”
势力之交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张耳陈余传赞》:“势力之交,古人羞之。”
裾马襟牛 唐韩愈《符读书城南》诗:“人不通古今,马牛而襟裾。”
安安静静 清 吴璿《飞龙全传》第45回:“只见匡胤睡在床上,安安静静,那顶门内透出一条赤色真龙。”
扬幡擂鼓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8回:“如今是扬幡擂鼓,弄至大家都知道了,都看见了。”
志在千里 三国魏·曹操《步出夏门行·神龟虽寿》: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”
捞一把 刘知侠《铁道游击队》第五章:“他就想再捞一把,可是越捞越深。”